话说有这么一个人,名叫杨锁,从小就是个出了名的懒骨头。七岁的时候,他就懒得走路,全靠别人抱;十岁了,连饭都要别人喂。到了二十三岁那年,竟然因为太懒,在家里就这么走了。
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一个小乡村里,住着一个叫杨锁的小伙子。他原本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农民,却因为特别“懒”而出名。
七岁那会儿,他不喜欢走路,每次出门都是爸妈抱着他。
十岁那年,他还不会用筷子吃饭,每次吃饭都得靠父母一口一口喂进嘴里。
十八岁时,他懒得出门,大小便也都是在家里随便挖个坑解决。
看起来好像生活不能自理了。按理说,他不是身体有毛病,就是心理有问题。
杨锁
其实不然,他身体很好,智力也没有问题,老师们还经常夸他聪明。但是,所有这些让人费解的行为,竟然只是因为他懒。
更加令人惊讶的是,2009年,一个23岁的年轻人因为过度懒散,在家中不幸去世。
他为什么这么懒?又是怎么变得如此懒散的呢?
怀着好奇心,我们一起来探索杨锁的生活故事。
儿子不愿意帮忙做家务,结果母亲辛苦劳累,最终累垮了。
“妈,赶紧做饭吧,我快饿扁了!”
2003年的一天,杨锁已经十七岁了,躺在家里一整天。终于,他看到母亲回来了,忍不住大声催促。
完全没有注意到年近六十的母亲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,额头还在不断冒汗。
杨妈妈坐在椅子上,喝了一杯白开水,然后对锁儿说:“锁儿,妈先歇一会儿。”
“赶紧点。”杨锁显得有些急躁。
杨母没生气,喝了口水,带着累的身体开始生火做饭。
图片来自网络
杨锁就像个少爷似的,躺在床上纹丝不动。
第二天,杨妈妈全身无力,根本起不来床。但她心里惦记着地里还没做完的活计,急得不得了,知道这事不能拖。
锁儿,你去地里看看,再弄一下……
“别说了,我不会。”杨锁打断了杨母的话。
“锁儿,你去瞧瞧吧,不然妈昨天就白忙活了。”杨母恳求道。
“说了不去就不去,想去你自己去,别再吵我睡觉了。”杨锁的声音提高了。
“妈现在真的起不来......”杨妈继续说着。
“不去。”杨锁大声说道。
“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......”杨母有些着急了,开始大声向杨锁嚷嚷起来。
这一闹,杨锁的瞌睡全没了,被吵醒的他更生气了,两人你一句我一句,越吵越凶。
杨锁怒不可遏,猛地站起,冲到生病的母亲床边,对她大打出手。这可是杨锁第一次动手打母亲,这让杨母感到十分意外。
图片来自网络
她躺在床上哭了起来,嘴里念叨着:“真是苦命啊,真是苦命啊……”
没想到,哭声差点又让杨锁生气,看到杨锁瞪大的眼睛,杨母急忙停止了哭泣。
从那以后,杨母再也不敢对杨锁大声说话了,也不再让她做任何事情。
杨母本来就病着,但每天依然像仆人一样照顾着高大的儿子,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。
有时候她累得直接昏过去了,但杨锁从不关心,也不会过问。
直到2004年的一天,杨母再次病倒,杨锁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,没有特别在意。直到他感到肚子饿得直叫唤,才想起来他的老母亲还在家里。
喊了许久,还是没人回答。
杨锁急得不行,又站了起来,看来他这次真的打算动手了。
他走近一看,发现倒在地上的母亲一动不动,原来母亲竟是因为过度劳累去世了。
一会儿工夫,村里有人叹了口气说:“哎,这是遇到了什么倒霉事啊。”
有些人早就预料到了:“还不是她自己种下的祸根,怪得了谁啊。”
这话说的从哪里开始呢?
杨家的“小少爷”
1986年的时候,已经四十多岁的杨继春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。
这可乐坏了杨继春,毕竟因为多年没有孩子,他在村子里没少被人笑话。
所以,儿子一出生,他就到处显摆。
那段时间,杨继春走在路上总是满脸喜气洋洋。
小宝的出生,不仅给杨家带来了继承人,也让杨先生在亲朋面前倍有面子。
他给儿子起名叫杨锁,意思是希望儿子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。
杨先生
从此,他不仅把儿子绑在身边,还紧紧地拴在自己的心上。
看着别的同龄孩子都已经能走路了,杨继春夫妇依然需要抱着自己的孩子杨锁。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天生会随着年龄增长学会爬行和走路,杨锁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学会走路。
然而,尽管杨锁已经会走路了,杨继春夫妇还是担心他会摔倒,虽然他已经七岁了,他们依然常常把他抱在怀里。
然而,随着年纪的增长,杨锁的体重也在逐渐上升,抱着这么一个大孩子,让杨继春夫妇感到越来越吃力。
杨继春干脆把儿子放在竹筐里,挑着走,这倒是轻松了不少。
村里人常常会说:“孩子长大了,让他自己走吧。”
杨继春夫妇不仅不听劝,反而还骂人多管闲事。因此,村民们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。
杨锁不仅走不动路,手也好像失去了力气。已经十岁了,他还拒绝自己穿衣服,连吃饭都需要爸妈轮流喂他。
杨继春和他的妻子都是普通的农民,靠几亩地养活一家人。他们非常节俭,几乎每天只能吃青菜叶子,但儿子杨锁的碗里总是有肉。不仅如此,儿子想要什么零食,父母也会尽量满足他。
杨锁因为爸妈太过宠爱,越来越不听话了。
在学校,杨锁老是爱捣蛋,还经常不写作业,这让老师很烦恼。
杨锁挺机灵的,他的班主任可不想看着他误入歧途。于是,老师经常跟他好好谈谈,希望他能把那些捣乱的小聪明用在学习上。
杨锁不仅不听,回家后就向爸妈说老师欺负他了。
家里的公子哥居然在外头被人欺负了,杨继春和他的老婆哪里能咽下这口气,立刻就赶到学校里闹腾了一番。
图片来自网络。
闹腾了一番后,老师也不再管杨锁了。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,杨锁被安排一个人坐在角落。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,于是杨锁在学校里越来越孤单,也不再愿意去上学了。
对于儿子的请求,杨继春夫妇从不拒绝,儿子不想上学就在家玩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于是,还没上完小学,杨锁就回家了。
杨锁回到家里,没有同龄的玩伴,还是感到很无聊。为了打发时间,偶尔他会想着帮家里做点事。但是,杨继春夫妇看到这种情况,赶紧劝阻儿子:“宝贝儿子,你还是先放下吧,你哪里会做这些事呢?别累坏了,快去玩吧。”
可是没什么好玩的地方,杨锁只好躺进被窝里,睡了个大觉。
从那以后,杨锁的生活就是吃和睡,根本不管孩子是不是健康。看着孩子日渐没精打采,父母却乐此不疲。
家中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。
1999年是杨锁生命中的转折点,那年他才13岁,父亲杨继春因病去世了。
杨锁深受父亲去世的打击,这是他首次经历至亲的离别。
杨锁在父亲的棺木前失声痛哭。
杨锁
父亲的葬礼过后,望着空荡荡的家,杨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孤寂,这种感觉甚至让他有些害怕。
或许是因为恐惧,杨锁下定决心要坚强起来,他想要帮妈妈减轻负担,于是,他主动拿起锄头开始干活。
没想到,看到以前什么活都不干的儿子开始干活了,杨母反而心疼得不得了,一点也高兴不起来。
“哎呀,你歇歇吧,你哪里干得了这个活儿,快放下来,回去休息一下,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别累坏了自己。”
一边种菜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,好心提醒了一句:“孩子挺懂事的,让他帮忙吧。”
没了丈夫的支持,杨母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强硬了。她叹了口气,说:“孩子已经没了父亲,已经很可怜了,做妈妈的辛苦一点也是应该的。”
邻居摇摇头,没再说什么。
然而,杨母怎么也没想到,正是她这种无节制的宠爱,不仅把儿子推向了危险的境地,也让自己离灾难越来越近。
从小不做家务的杨锁,连拿锄头都感觉吃力,更不用说去耕地了。
听了妈妈多次劝说后,他很快就把锄头放下,再次回家呼呼睡大觉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杨锁已经不再为父亲离世时的悲伤而痛苦,他重新开始了他奢侈的生活方式。
直到2003年,杨母因操劳过度,身体逐渐虚弱。
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可以依靠。
张强
做了十七年的少爷,现在突然让他干活,让他撑起这个家,当家里的顶梁柱,他哪里做得来。
因此,就有了开头的情景,当杨妈妈让儿子干活时,杨锁竟然直接挥起了拳头。
现在杨母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教育上出了问题,可能已经后悔不已。
不过,无论如何,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。最终,因为过度劳累,杨母也去世了。
她或许怎么也想不到,丈夫去世时,儿子还有点情感,但轮到她离开这个世界,儿子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掉。
杨锁这样懒惰又冷漠,他的未来生活会怎样呢?
“宅”在家里太久了
杨锁的母亲离世后,他仍旧每天足不出户,把自己锁在屋里。
他堂哥杨德玉看到他独自一人在家,没人依靠,心里感到有些不忍。
虽然杨德玉很清楚杨锁的处境,但毕竟他们同出杨家,作为堂兄,他还是决定出手相助。
杨德玉把杨锁带到了镇上的建筑工地,毕竟杨锁个子高力气大,干体力活应该没问题。
谁知道,到了工地,杨锁根本吃不了苦,一会儿说搬不动砖,一会儿又说太阳太大不愿干。
因为吃不了苦,杨锁干脆回家了。
没办法,堂哥只好介绍杨锁去县城的酒店做服务员。这份工作室内干,不用担心风吹雨打日晒。杨德玉心想,杨锁应该能胜任这份工作了。
不过,杨德玉还是没完全意识到杨锁有多懒。
在县城里,杨锁把酒店当成了自己的家,他还想着别人伺候他,这可把大堂经理气得够呛。没干两天,他就被大堂经理给轰走了。
一个大男人,连服务员都干不了,杨德玉也没辙了,只能让杨锁在家里躺着。
然而,每天开销大,收入却几乎没有,父母留下的那点钱很快花光了。为了活下去,杨锁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,换来一些能吃的东西。但这些钱又能撑多久呢?不久之后,家里啥都没有了,杨锁的生活变得和乞丐差不多。
村里的人都觉得杨锁一个人过日子挺让人心疼的。
所以,人们也常会给杨锁送一些菜和肉。
然而,杨锁懒到连菜和肉变质了,也不愿意动手去做来吃。
村里的人对这个懒人感到很失望。
谁能料到,杨锁的懒惰竟然到了让乡亲们都感到吃惊的地步。
冬天来了,杨锁想去厕所,可外面太冷了,他不想出门。于是,他在自己家挖了个坑,解决了问题,然后又用泥土盖上了。
因为天气太冷,杨锁不想出门,就干脆把家里能烧的东西都烧了,连床也被他用来取暖了。
村里的人这下彻底清楚了,已经没有人能救得下杨锁了。
只有杨德玉,因为亲情的纽带,他会时常做好饭菜送到杨锁家里。
2009年冬天的一天,杨德玉想起已经好几天没给杨锁送饭了,于是他赶紧准备好饭菜和一床棉被,来到了杨锁家。
门半敞着,杨德玉喊了几声,却没有人回答。
他推门进了杨锁的房间,屋里黑乎乎的,杂乱无章,还飘着一股难闻的味道。
杨德玉已经习惯了,每次来都看到差不多的景象。
杨德玉一边喊着杨锁的名字,一边到处寻找他的身影。角落里,杨锁蜷着身子躺着,一动不动。
杨德玉仔细一看,发现杨锁的身体已经变得僵硬了。
关于杨锁是饿死的还是冻死的,没人说得清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是被自己的懒惰害死的。
结束语
杨锁的结局虽然在预料之中,但依然让人感到一阵悲凉。
明明出身在普通的农民家庭,却什么生活技能都没有学会;明明家里并不富裕,却过着被父母娇生惯养的日子;明明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子,却享受着像 royalty 一样的生活待遇。
他的爸妈总觉得把他捧在手心里疼爱,却没想到这正是问题的开始。
二十三岁,本应是人生的新篇章,但他却因为懒惰而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谁能想到,在这个二十一世纪,竟然会发生这种事。
本可以避免的悲剧,却因一时的懒散而夺走了生命,实在令人痛心。
而他的死,究竟是谁的责任。
是因为他自己懒散,还是父母无形中给他的影响?
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留言讨论。
股票配资平台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